雖然美股今年波動有所加劇,但4月對等關稅風波平息后,美股市場5-9月持續回升,三大指數再次開始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截至9月末,納斯達克指數年內漲幅近20%,標普500指數也實現了近15%的上漲,美股的賺錢效應依然明顯。
10月以來,雖然貿易局勢的反復以及區域銀行出現的點狀信貸風險加大了美股市場的波動,但在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預期以及強勁企業盈利的支持下,美股表現仍然強勢。
但與此同時,持續多年的上漲過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擔憂美股泡沫風險以及可能出現的大幅調整。美股一直是國內投資者進行全球配置時的主要投資選項,尤其是近年來美股的較好表現也讓許多投資者開始關注美股機會。那么當前應如何看待美股的性價比,現在的估值水平下應該以怎樣的策略配置美股呢?接下來我們就全面分析下美股市場的投資機會。
美股行情的核心驅動力
企業盈利強勁、流動性寬松
梳理美股行情的主要邏輯,近年來美股市場的強勢表現主要由兩方面支撐:
一、企業盈利:強勁的企業盈利增長持續驅動美股走強,其中由AI革新推動的科技巨頭盈利增長對指數起到了遠超周期性的支撐作用。在資本開支敘事日趨牢固的背景下,企業盈利增長成為目前美股行情的核心驅動因素
二、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伴隨美國債務上限的擴張和美聯儲降息周期的重啟,財政和流動性兩端也均利好美股市場表現。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分析下當前美股市場的企業盈利趨勢與流動性環境。
首先,從企業盈利角度看,美股二季度財報保持強勁,EPS同比增長達10.6%,業績超預期的公司比例和超預期的幅度均高于歷史均值。

由上圖可見,標普500成分股二季度財報的業績超預期比例和幅度均高于虛線標示的歷史均值。
再來看與美股行情關系更直接的科技巨頭資本開支情況。繼2024年和2025年的資本開支激增狂潮后,美股四大云廠商預計在2026年繼續投入合計4070億的資本開支,維持在18%左右的較高增速。

從企業盈利角度講,科技股的盈利或繼續保持高增速,AI驅動的資本開支敘事依然有基本面支撐,預計后續或繼續支持美股行情。
接下來,從流動性角度分析,一方面,美國債務上限如期放開后,債務規模迅速增長以落實美國政府的政治承諾,同時關稅收入的增加也有助于減輕債務付息壓力,增加了美國的財政空間。

另一方面,9月議息會議上,美聯儲重啟降息周期之后,近期降息預期持續升溫,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大概率在10月和12月繼續降息。
總結來看,從企業盈利和流動性環境兩個角度分析,美股行情的驅動因素仍在,基本面趨勢與流動性環境均利于美股市場表現。但與此同時,隨著市場估值水平的升高,一些風險因素也不容忽視,接下來我們再評估下美股市場的風險,并探討當前的美股配置思路。
美股市場的潛在風險
寬松預期逆轉,美聯儲獨立性受損
從估值角度看,美股寬基指數估值普遍處于歷史的中高分位。

由上圖可見,當前標普500、納斯達克100指數估值已處于近20年來的較高區間,而且高估值背后是對未來企業盈利較高的預期,這種高預期也較容易在宏觀沖擊下呈現出脆弱性。
當前高估值、高增長、高預期且流動性持續寬松的背景下,配置美股時,首先需要關注通脹數據反復可能造成的市場預期變化。
目前市場幾乎篤定美聯儲10月份和12月份連續降息,若第四季度通脹壓力顯現,寬松預期扭轉可能會造成美股波動。而且,在通脹抬頭的假設情景下,若美聯儲選擇繼續降息,可能會動搖美聯儲獨立性,從而也可能一定程度的沖擊金融市場。
另外,科技巨頭盈利勢頭是美股行情的重要驅動因素,若遭遇新技術沖擊,出現尾部風險,美股或也會有較大波動。
總結以上,當前配置美股時,可以保持中性配置,關注超額收益的機會,并做好風險對沖措施。
一方面,可以堅持性價比原則參與大型科技股的配置。另一方面可以在超額收益層面關注戰術擇時與結構性機會。
與此同時,需關注寬松預期扭轉、美聯儲獨立性喪失、美元走弱、企業盈利不及預期等相關風險。
總而言之,當前美股投資機會仍值得關注,但對于潛在的風險與波動也應充分認知,有所準備。
(轉載自好買香港)
風險提示:投資于國際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國際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也需要投資者注意。
好買香港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香港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