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2025年初的動蕩開局后,日本股市能在10月21日迎來了歷史性時刻——日經225指數盤中突破5萬點大關,刷新歷史紀錄。

這一輪上漲背后,既有政治變動帶來的政策預期轉變,也受到通脹壓力、公司治理改革以及AI需求增長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那么,日本股市的漲勢能否延續?首任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的當選,又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市場走勢?
“高市早苗交易”為何推動股市上漲?
10月21日,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
與前首相石破茂相比,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場更為保守,其經濟主張也帶有鮮明的“安倍經濟學”印記。在當選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她承諾將迅速采取措施應對通脹,包括增加對地方財政的補貼,并暗示不排除下調消費稅的可能。
這些政策信號被市場解讀為“大規模財政刺激+超寬松貨幣政策”,日本股市隨之大幅上揚,匯市也出現明顯波動,投資者紛紛開始布局“高市早苗交易”。

這已是近期市場對高市早苗的第二次積極反應。早在10月6日,也就是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日經225指數就曾單日飆升4.75%,收盤創歷史新高,次日盤中再度刷新紀錄。
市場普遍預計,“安倍經濟學”時代的回歸,日元可能進一步走弱,股市有望繼續獲得支撐,可能帶動長期國債收益率顯著走高。
對投資者而言,高市早苗的上臺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交易邏輯。未來值得關注的核心在于她將如何在“刺激經濟”與“控制債務”之間取得平衡,以及日本央行未來的政策走向。
日股為何能屢創新高?
首先,本輪日股上漲的核心動力來源于全球宏觀環境。
隨著美國關稅沖擊的逐步緩解、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增強,以及市場對AI技術的持續看好,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顯著回升。這一積極情緒也蔓延至日本市場,帶動外資持續流入,成為推動日股走強的重要力量。
其中,AI相關板塊是本輪行情中的關鍵動力。年初以來,東證100指數中表現最佳的股票,如軟銀集團和Advantest(愛德萬測試),大多與AI和科技主題緊密相關。

其次,公司治理改革為股市提供了中長期支撐。
自上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后,日本社會開始對其傳統的公司治理模式進行深刻反思,并大舉推動公司治理改革,建立“重視股東”的經營機制。
2023年4月,東京證券交易所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改革方向:市凈率低于1倍的公司必須制定計劃,為股東增加價值,否則將面臨退市。
在這一政策推動下,日本企業正從多個層面積極提升股東回報,具體措施包括:擴大股東回報、通過整合與剝離非核心業務來優化業務組合,以及解決“母子公司同時上市”等復雜的股權結構問題。
此外,盡管年初至今日本股市表現出強勁的追趕勢頭,但與全球主要股指相比,其估值仍存在補漲空間。

短期來看,日本市場的走向與全球宏觀環境息息相關。美國非衰退式的降息周期和對AI技術的持續熱情,這將激發美國市場的風險偏好并傳導至日本,吸引更多海外資金流入日本,從而推動日股繼續走強。
長期而言,日本自身的企業治理改革和政治環境才是支撐股市的核心動力,公司治理改革有望從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綜合來看,日本股市的中長期投資邏輯依然穩固,可長期維持標配。具體方向上,可聚焦能從 “公司治理改革” 中受益、通過提升ROE和股東回報來實現價值重估的公司,以及在全球AI產業鏈中具備競爭優勢的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企業。
(轉載自好買香港)
風險提示:投資于國際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國際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也需要投資者注意。
好買香港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香港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