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視角,分析AI科技革命的進度,以及AI產業發展的長期邏輯。
AI 科技革命走到哪了
我們可以看到,由于AI產業仍處初期,相較于前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普及度,AI應用的普及程度仍較低。
前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當前的滲透率都接近100%,而被定義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AI,當前的應用滲透率僅10%左右,對比前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未來滲透率提升空間巨大。
其次,作為通用技術,AI對社會發展具有長期意義:發展過程中的投資提升、消費拉動效應明顯,能夠明顯改善經濟需求端,為宏觀經濟提供增量。同時,隨著AI技術層面的發展,AI商業化的深化,能夠有效改善社會生產效率,具身智能也能有效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AI優勢體現后,帶動產業循環和進化,滲透率提升又會循環帶動產業發展。
AI產業長期發展的核心邏輯
AI產業長期發展邏輯主要有三點:生態壁壘穩固、成本持續降低、商業路徑逐漸清晰。
1、生態壁壘穩固
隨著AI產業發展,相關企業的競爭也愈發白熱化,頭部企業構建起穩固生態壁壘,核心企業當前的產業話語權較強:
領先的AI公司通過“算力-模型-應用”的全棧式布局,形成了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和強大的價值鏈控制力;
這種生態系統不僅通過技術協同效應提高了效率,更通過用戶數據和網絡效應鎖定了客戶同時,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核心領域積累的大量專利組合,構成了堅實的法律與技術護城河,有效阻止了后發者的模仿與競爭,確保了產業鏈上的長期利潤捕獲能力。
2、成本持續降低
隨著算法優化和算力迭代,算力成本大幅下降,算力需求爆發式增長。達到GPT-3.5水平的模型,其推理成本從22年11月的每百萬Tokens20美元,降至24年10月的0.07美元,一年半的時間內下降超280倍。
算力成本下降,帶動了思維鏈技術、Agent技術的發展,提升了大模型的綜合智能水平和商業化能力,進而帶動了算力需求爆發式增長,這使得AI市場格局快速打開。
在某些領域,未來將是AI算力成本與現有勞動力成本的比拼和替代。
3、商業路徑逐漸清晰
當前AI產業的商業化路徑已逐漸明晰,這是當前AI相關企業盈利高增的原因,也是未來盈利可以持續的核心:
推理成本的快速下降,直接改善了下游企業投資回報率。當前各大模型AI推理需求增速均呈現了較高狀態,且多數大模型需求增速近兩年提升明顯,這直接反映出AI在商業化方面較快速的現狀;
同時,根據Ramp的銀行卡消費數據,美國企業付費訂閱Al服務的比已從2024年12月的25%上升至2025年5月的42%;也體現出當前AI商業化路徑逐漸清晰、順暢的狀態。
小結
綜合來看,當前AI產業尚處發展的早期階段,滲透率仍然處于很低的階段,但受益于產業生態逐漸完善、上中下游協調發展,商業化后期預計會持續加速,從而助力AI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風險提示:
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重要提醒:
本文版權為新方程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