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收漲。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于3828.58點,漲8.49點,漲幅為0.22%;深成指收于13157.97點,漲87.11點,漲幅為0.67%;滬深300收于4522.61點,漲20.69點,漲幅為0.46%;創業板收于3107.89點,漲16.88點,漲幅為0.55%。全A成交21424.63億元,較前一日交易量減少8.81%。大盤股強于小盤股。中證100上漲0.63%,中證2000上漲0.43%。
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1個行業上漲。其中,電子、計算機、有色金屬表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3.71%、1.70%、0.98%,商貿零售、美容護理、社會服務表現居后,漲跌幅分別為-1.31%、-1.36%、-2.04%。滬市有888只個數上漲,占比39.70%,深市有1206只個數上漲,占比41.46%。非ST個股中,73只個股漲停,15只個股跌停。股指期貨主力合約漲跌不一,其中,0只期指好于現貨指數。

數據來源:Wind 日期:2025/9/22
昨日,歐美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道指上漲0.14%,標普500上漲0.44%;道瓊斯歐洲50下跌0.03%。亞太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數下跌0.76%,日經225指數上漲0.99%。
二、指數漲跌

數據來源:Wind 日期:2025/9/22
三、新聞
1. 增量資金持續入場,ETF百億俱樂部迎新
資金借道基金積極入市 9月新發權益類基金規模近660億元
當前,公募基金正成為資金流入的重要方向。數據顯示,9月以來,截至9月19日,共有141只基金產品成立,發行總規模為1182.74億元,已經接近今年6月的1243億元,位居年內月度新發基金規模次高。隨著月內更多新發基金的成立,9月新發基金規模創下年內月度新高,幾乎沒有懸念。
百億元黃金主題ETF達5只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市場上共有華安黃金ETF、博時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國泰黃金ETF、永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這5只黃金主題ETF規模超百億元,這5只基金的規模分別約為620億元、280億元、246億元、183億元、105億元。
增量資金持續涌入黃金主題ETF與近期金價走強不無關系。Wind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5:30;倫敦金現貨價格漲0.76%,收盤報3713.06美元/盎司。
點評:
對于近期金價上漲,在美聯儲降息即將落地的背景下,歐美投資者的資金流入成為本輪金價上行的主要驅動力,并有望帶動亞洲投資者資金回流黃金資產。美國通脹在關稅和降息影響下或將保持較強韌性,歐洲主要經濟體亦面臨財政惡化與滯脹風險;歷史經驗顯示,在滯脹環境中,黃金相較其他大類資產更具相對優勢。
對黃金的中長期配置價值維持樂觀。首先是觀察未來美聯儲的降息節奏,當前市場預期到今年底會有兩次降息,如果降息超預期,將對黃金形成進一步利好。其次是觀察美聯儲獨立性和美債發行節奏。當前美國債務和赤字水平過高,大家在質疑美債中長期的可持續性;同時,市場也對美聯儲獨立性產生擔憂,這會削弱美元信用,計入黃金的定價中。
機器人熱度居高不下
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板塊熱度居高不下,吸引資金持續涌入。9月16日,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規模突破100億元,躋身百億元規模ETF“俱樂部”。該ETF今年以來的累計資金凈流入為87.6億元,規模增長超50倍,增速位居全市場股票ETF第一,反映出投資者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
具體來看,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跟蹤的是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指數在選擇成分股時突出人形機器人本體和核心零部件,盡可能納入與這兩大環節存在明確關聯的上市公司,與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貼合度更高。
點評:
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產業不斷取得技術突破,行業催化事件密集涌現。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多款人形機器人已經可以完成倉儲搬運、高空作業、客戶服務等任務;在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百米競速、樂器演奏、藥品分揀等場景不僅呈現了機器人優秀的運動與控制能力,更反映出機器人在智能協作與自主決策方面的重要進展。同時,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步伐不斷加快,特斯拉、優必選、宇樹科技等海內外企業接連收獲大筆采購訂單,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制造、特種作業、家庭服務等場景的商業化全面提速。隨著人工智能、環境感知、運動控制等核心技術不斷突破,人形機器人有望進一步打開應用市場,迎來廣闊的成長空間。
全市場看,面對即將到來的四季度行情,綜合來看,下半年資金面中性偏寬松、政策面中性偏樂觀,疊加投資者信心提升與修復,市場有望延續上行趨勢。從全球視角看,中國資產正在面臨新的價值重估。在幾乎所有產業類別中,中國都能實現產業自主,并且具有價格優勢。尤其是在高端制造領域,不少中國公司與海外對標公司市值相差巨大,未來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伴隨美國經濟走弱、降息預期升溫,外資或將從超配美國資產轉而回補其他市場的資產。疊加超額儲蓄從房產溢出到理財、保險、基金等領域,A股和港股市場有望迎來更多增量資金。
2. 美股進入流動性驅動的投機階段
“ 貨幣在貶值,拿著不如花掉 ”——當這種心態開始彌漫,美股市場交易的邏輯也隨之改變。
高盛Marquee市場團隊9月21日發布最新市場洞察報告稱,當前的美股市場環境與1999年互聯網泡沫時期驚人地相似,市場進入流動性驅動的投機階段。
盡管穆迪的經濟衰退模型亮起紅燈——未來12個月衰退概率高達48%,但市場參與者似乎已將基本面拋在腦后,轉而全身心投入一場由流動性驅動的狂歡。高盛交易員更是言預測: “未來3到6個月,經濟和市場將‘猛烈上沖’。”
“我們不再交易基本面了,”報告直言,“我們正在交易流動性、倉位和市場行情。”
“我們以前也曾像這樣,”這位高盛交易員寫道,“想想1999年,在1998年8月的拋售之后,美聯儲的救市徹底扭轉了市場敘事,市場成了價格走勢的奴隸。”他認為,今天的情況如出一轍:重要的不再是基本面,而是市場倉位和價格行為本身。
一方面,經濟的矛盾信號確實存在。貨運、汽車、化工和房地產等對利率敏感的周期性行業正顯示出衰退壓力。但另一方面,服務業、醫療保健、科技、國防和人工智能等領域仍在擴張。更重要的是,美國消費者的支出意愿異常強烈。
該交易員特別提到了一種普遍的市場心態:“有一種感覺是,反正錢在不斷貶值,拿著不如花掉。”這種觀念,疊加美國消費者對股票市場前所未有的高敞口,共同構成了市場強勁的底層動力。
基于對市場情緒的觀察,這位交易員提出了他最核心的判斷。他指出,隨著美聯儲風險事件的過去,此前用于對沖的保護性倉位正在被解除,而這種平倉行為本身就為市場上漲提供了燃料。
“市場風險正在從恐懼轉向‘害怕錯過’(FOMO)。”他寫道。正是基于這種情緒的轉變,他給出了一個極其明確的短期預測: “未來3-6個月:經濟將上揚(rips),市場將猛烈上沖(rally hard)。”
在高盛交易員看來,當下最有效的策略是擁抱風險,具體分為兩個層面:
首先,在股票市場上, 進行“成長 vs 價值”或“垃圾 vs 優質”的配對交易 。即考慮做多納斯達克100指數(NDX)或ARKK基金,同時做空羅素2000指數(RTY)或GVIP這類優質價值股基金。
“ 當ARKK表現優異時,就是垃圾股時代。 這種趨勢才剛剛開始。 ”

數據來源:Wind
其次,在宏觀層面, 押注收益率曲線陡峭化 。他特別提到了“2s30s steepener”交易,即做多2年期與30年期國債的利差。他解釋說,無論經濟走強還是走弱,該策略都可能獲利。

數據來源:Wind
為什么市場能無視衰退信號?核心在于一個詞: 流動性 。
該交易員分析稱,這是一個由金融環境驅動的交易。美聯儲在周期性上行階段降息,疊加財政刺激,為企業回購提供了大量“彈藥”。從利率市場看,前端收益率(如2年期國債收益率)對超預期的經濟數據已不再敏感,這表明市場預期利率將被牢牢控制住。
他認為,市場已經擺脫了所謂的“滾動式衰退”,正在開啟一場由金融條件驅動的上漲。隨著流動性閥門擰松,風險偏好會順勢下沉:從優質資產流向垃圾資產,從基本面投資轉向純粹的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