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收跌。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于 4000.14 點,跌 2.62 點,跌幅為 0.07%;深成指收于 13240.62 點,跌 48.39 點,跌幅為 0.36%;滬深 300 收于 4645.91 點,跌 6.26 點,跌幅為 0.13%;創業板收于 3122.03 點,跌 12.29 點,跌幅為 0.39%。兩市成交 19450.34 億元,較前一日交易量減少 2.44%。大盤股強于小盤股。中證 100 下跌 0.03%,中證 500 下跌 0.66%。
31 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 11 個行業上漲。其中,家用電器、綜合、紡織服飾表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 1.22%、1.05%、0.87%,計算機、機械設備、電力設備表現居后,漲跌幅分別為-1.04%、-1.23%、-2.10%。
▼申萬一級行業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 日期:2025/11/12
昨日,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上漲 0.03 個百分點。
昨日,歐美主要市場普遍上漲,其中,道指上漲 0.68%,標普 500 上漲 0.06%;道瓊斯歐洲 50 上漲0.74%。亞太主要市場普遍上漲,其中,恒生指數上漲 0.85%,日經 225 指數上漲 0.43%,印度孟買Sensex30 指數上漲 0.71%。
二、指數漲跌
數據來源:Wind 日期:2025/11/12
三、新聞
美國勞動力市場降溫,12 月降息概率較此前增加
11 月 11 日,美國薪資處理機構 ADP 公布的最新周度就業趨勢估算顯示,截至 10 月 25 日的四周內,美國企業平均每周裁減超過 1.1 萬個工作崗位,反映出招聘活動在秋季持續放緩。
ADP 上周的月度報告顯示,10 月私營部門新增就業崗位 4.2 萬個,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個月下滑的局面,但最新的周度估算表明,企業招聘正在逐步減速。ADP 首席經濟學家內拉·理查森表示,“勞動力市場在本月下半段難以穩定創造就業機會…ADP 的即時數據反映出企業在新增崗位方面保持謹慎,尤其是在服務業與信息產業領域。”ADP 近期開始發布周度就業崗位估算,以補充其每月就業報告,為美聯儲提供更高頻的市場動態參
考。
ADP 的最新數據與其他私營機構發布的報告呈現出一致趨勢。上周,挑戰者公司發布數據顯示,美國企業10 月宣布裁員 15.3 萬人,較 9 月激增 183%,為 2003 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該機構認為,裁員激增的主要因素包括削減成本、采用人工智能以及疫情期間的過度招聘。自年初以來,美國企業累計宣布裁員逾 110 萬人,較 2024 年全年增加約 44%。
密歇根大學 11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降至 50.3,創三年多新低,顯示家庭對就業前景和收入的不確定感上升。密歇根大學教授、前總統奧巴馬時期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貝齊·史蒂文森表示:“招聘已顯著放緩。如果你有工作,那很好;但若你失業了,你的處境比一兩年前更糟。”
從行業分布看,ADP 數據顯示,10 月新增就業主要集中在貿易、運輸和公用事業等傳統行業,而作為白領崗位核心的專業服務和信息產業持續萎縮。Fundstrat 經濟策略師哈迪卡·辛格認為,這一變化“顯示人工智能帶來的生產率紅利尚未惠及就業市場”。
整體來看,私營數據描繪出一幅就業市場仍在支撐經濟運轉、但勢頭明顯減弱的圖景。員工更多選擇“原地不動”,企業則保持謹慎擴張,整個經濟信心正悄然流失。由于政府停擺持續,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未能如期發布 10 月非農就業報告和職位空缺(JOLTS)數據,美聯儲暫時失去了常規的官方統計來源,只能依賴ADP 與民間調查結果評估經濟狀況。
點評:美聯儲將在 12 月 11 日召開議息會議,會考慮是否年內第三次降息。11 月 13 日期貨市場交易的12 月降息的概率提升至 50%,就業市場放緩與消費信心下滑可能成為美聯儲繼續寬松的重要依據。目前美聯儲暫時失去了官方數據統計,若停擺后官方數據走弱,可能為降息提供更多支持。
年內 ETF 加速上市,ETF 總規模達到 5.74 萬億,產品總量繼續擴容
截至 11 月 11 日,年內已有 317 只 ETF 亮相交易所,合計規模達 5411.74 億元。對比來看,2024 年、2023 年全年上市 ETF 數量分別為 163 只、156 只,今年上市數量實現大幅增長。
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ETF 深受包括外資、私募基金等在內的各路資金青睞。舉例來說,華寶中證港股通信息技術綜合 ETF 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現了外資機構、券商、期貨公司、私募機構等機構投資者的身影,包括巴克萊銀行、方正證券、渤海期貨、杭州青鳥遠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在興業中證金融科技主題ETF 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則出現了個人投資者和多家企業的身影,如杭州迪申物流有限公司、西安圣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目前,已有 1300 余只 ETF 上市,未來市場上有望迎來更多 ETF。近日,多家公募機構接連發布 ETF 上市交易公告書,有 8 只 ETF 已經敲定上市日期。
截至目前,ETF 總份額達 3.17 萬億份,總規模達 5.74 萬億元,產品總量逾 1300 只。整體來看,市場呈現出明顯的變化。其一,標的覆蓋范圍持續拓寬,呈現多元化特征。一方面,從傳統股票型 ETF,延伸至債券、商品、貨幣、REITs 等多類資產標的。另一方面,覆蓋行業從大消費、金融等傳統領域,拓展至半導體、人工智能、碳中和等新興賽道。碳中和 ETF、元宇宙 ETF、人工智能 ETF 等新品陸續推出,精準貼合前沿產業發展趨勢。此外,除 A 股市場標的外,港股、美股及全球市場相關 ETF 標的不斷豐富,滿足跨市場配置需求。
點評:政策支持包括新“國九條”推動指數化投資、市場向好資金配置需求旺盛、產品創新加速是主要驅動因素。保險、銀行理財、外資及私募等機構積極借道 ETF 入市,由于 ETF 具備透明、便捷、低成本等優勢,便于高效布局 A 股。ETF 擴容提升了市場流動性與定價效率,促進長期投資理念普及,未來有望迎來更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