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收跌。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于 4002.76 點,跌 15.84 點,跌幅為 0.39%;深成指收于 13289.01 點,跌 138.61 點,跌幅為 1.03%;滬深 300 收于 4652.17 點,跌 42.89 點,跌幅為 0.91%;創業板收于 3134.32 點,跌 44.51 點,跌幅為 1.40%。兩市成交 19935.86 億元,較前一日交易量減少 8.32%。
小盤股強于大盤股。中證 100 下跌 0.86%,中證 500 下跌 0.71%。31 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 15 個行業上漲。其中,商貿零售、房地產、鋼鐵表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 1.43%、0.81%、0.62%,計算機、電子、通信表現居后,漲跌幅分別為-1.41%、-1.74%、-2.20%。滬市有 1120 只個數上漲,占比 48.93%,深市有 1510 只個數上漲,占比 52.54%。非 ST 個股中,70 只個股漲停,2 只個股跌停。股指期貨主力合約 3 個合約均下跌,其中,2 只期指好于現貨指數。
昨日,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上漲 0.01 個百分點。
昨日,歐美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道指上漲 1.18%,標普 500 上漲 0.21%,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0.25%;道瓊斯歐洲50下跌0.59%。亞太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數上漲0.18%,日經225指數下跌0.14%,印度 Sensex30 指數上漲 0.40%。
▼申萬一級行業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5/11/11
二、指數漲跌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5/11/11
三、新聞
1. 基金業協會起草《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主題投資風格管理指引》
為落實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要求,進一步規范公募基金的主題投資風格管理,近日基金業協會起草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主題投資風格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向各家基金管理人征求意見,11 月 15 日之前提交反饋。
主題投資基金定為 80%以上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特定投資方向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特定市值、行業、主題、市場板塊、地域、投資策略、資產類別。指數基金屬于被動管理產品,不存在投資風格管理的問題,故將其排除。
《指引》對主題投資基金的設立提出基本要求,包括基金的名稱、投資方向以及風格庫更新頻率上均有了明確的規定:一是要求主題投資基金的名稱明確表示投資方向,并確保名實相符;二是基金合同應明確約定的事項,包括特定投資方向證券的投資比例限制,符合投資方向且可清晰界定的投資風格、投資范圍、風格庫入庫標準,以及風格庫更新頻率;三是要求基金管理人在基金合同中以可識別、可量化的方式約定投資風格、投資范圍和風格庫入庫標準,清晰界定基金名稱所示的投資方向,界定范圍應當符合市場基本常識和普遍認知,不得僅使用“上下游”“未來”“可能”等籠統、含糊的表述方式;四是要求主題投資基金建立風格庫并進行管理,優先以政府機關、第三方機構發布數據或市場公開數據為依據;五是對以特定市值、行業等作為投資方向的主題投資基金提出風格庫入庫標準的選取要求;六是原則上要求風格庫每個自然年度的更新頻率不低于一次且不高于十二次,被動更新風格庫、采用市值排名等高頻變動標準的情形除外;七是強調主題投資基金應當堅持組合管理、分散投資、長期投資的投資風格管理原則,并避免投資集中度過高的情形;八是要求業績比較基準準確、客觀地反映投資風格,業績比較基準的主要成份指數應當與投資方向高度相關,與業績比較基準相關規定做好銜接。
《指引》同時要求加強基金管理人對基金產品的投資風格管理。在建立風格庫、證券出入庫以及投資過程中的風格監控提出了嚴格要求。
點評:過往個別產品“風格漂移”、投資集中度過高等問題,被業界所詬病。《指引》對主題投資基金的合同約定、基金管理人投資風格管理、托管人投資風格監督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旨在規范主題投資基金風格漂移問題,以及主題投資基金的投資風格管理與監督行為。
2. 債基行業格局正在迎來重大變化
今年,受股債蹺蹺板效應等市場因素的影響,債券市場規模出現萎縮。除市場因素外,政策環境的調整對這場變革的影響更為深刻。三季度,純債基金先后遭遇股市波動傳導、基金贖回費調整等沖擊,調整壓力顯著。進入四季度,基金贖回費新規有望正式落地,基金業績基準新規對主動債券基金的深遠影響也將逐步顯現。
今年三季度,總規模高達 10 萬億元的債券基金單季度縮水近 1700 億元,增長態勢明顯趨緩。結構分化更為突出,純債基金規模大幅縮水 7700 億元,混合債基規模逆勢增長約 5000 億元,一減一增之間,凸顯出行業格局的巨大變化。
2025 年 8 月以來,債市已經歷多輪重要政策調整:一是財政部推出債券稅收調整方案,對國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等品種恢復征收利息所得增值稅;二是中國證監會時隔 13 年修訂公募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將債券基金納入贖回費率限制標準適用范圍,擬對中短期贖回資金分別征收不低于 1.5%、1.0%、0.5%的懲罰性費率;三是監管部門近期發布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相關文件,明確了主動債券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要求。
三輪新規主要從成本、客戶結構與投資運作規范等方面影響公募債券投資業務。稅收調整雖增加了公募債基利息收入稅負,但 3%左右的增值稅率仍低于銀行自營的 6%,具備稅收優勢,可能吸引銀行、保險等機構加大委外力度。基金銷售費率新規對中短期贖回征收懲罰性費率,會抑制債券基金的短期交易需求,部分機構為流動性管理可能轉向債券 ETF 或貨幣基金等豁免品種,但長期來看,有利于提升債券基金規模的穩定性,保證投資策略的穩定執行。業績基準新規要求基準匹配與跟蹤披露,將約束債基風格漂移,推動投資策略更透明。
點評:新規下公募債券業務的機遇主要集中在工具型產品擴容、機構委外需求釋放與細分領域創新三大方向。首先,債券 ETF 等豁免贖回費的品種,成為機構流動性管理的優質替代選擇,其細分品類的擴容空間與流動性提升潛力廣闊;其次,公募債基 3%的增值稅率低于銀行自營,疊加專業的投研與風控能力,精準契合銀行、保險等機構的委外需求,頭部機構有望承接更多增量資金并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最后,業績基準與費率新規推動行業從規模競爭轉向專業能力比拼,為合規能力強、創新意識足的機構進一步打開了發展空間。